4月22日
《人民公安报》山东周刊在“法治公安建设进行时”专栏
刊发报道《乐陵:探寻轻伤害案件深层矛盾根源》
解锁轻伤害案件“治未病”新密码
↓↓↓
“警察同志,有人打架……”近日,山东德州乐陵市公安局接到一起警情。根据相关信息,办案民警迅速明确响应时限与处置要点,快速赶往现场。此时,在一片嘈杂与混乱中,受害人李某面色惨白,躺在地上痛苦呻吟。
整个处警、取证过程,民警全程参照乐陵市公安局《轻伤害案件规范执法指引》“口袋书”,精准把控时间,各环节紧密衔接。在案件后续推进过程中,乐陵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按照“日盯案、周分析、月调度”机制,审核民警每日紧盯案件进展,每周对案件的办案进度、取证情况进行深入剖析,每月针对复杂案件展开集中调度。在这起案件中,法制大队全程引导办案单位在调查取证、伤情鉴定、刑事和解、强制措施适用等各个关键环节,严格按照指引办理,为案件后续妥善处理打下了坚实的证据基础。在法制大队的组织协调下,检察官、法医、具备专业伤情鉴定知识的医务人员结合办案实际情况,展开深入沟通会商。各方从证据细节的完整性、稳定性、印证性等多角度进行审查,综合全案证据,严谨出具成伤机制分析,最终敲定轻伤一级的鉴定意见,确保案件关键环节经得起推敲。
在这起案件的处理过程中,乐陵市公安局启动轻刑快办程序,以此为核心驱动力,各部门迅速响应,展开紧密协作。办案过程中,民警严格规范执法,顺畅推进案件办理,从刑事立案到最终作出判决,共历时10天,办案质效大幅提升。
此外,乐陵公安通过分析过往案件,定位高发区域、梳理发案规律、深挖源头矛盾,构建“个案分析—类案预防”闭环模式。各派出所组建矛盾纠纷调解队伍,将矛盾排查融入日常警务,提前感知线索,实现关口前移。